喻竹·党建 | 追红色足迹,书热血人文——华科大湖南攸县实践队赴谭震林纪念馆开展红色实践
2023-08-15 10:08:11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向佳 | 作者:刘雨琪 周亚平          浏览量:5799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指出:湖南红色资源丰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要将富含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作为地处湘赣边区的“红色摇篮”,攸县是一片见证着革命历史光辉历程的红色热土,先后走出了谭震林、蔡会文等老一批革命家。

​8月3日,华科大湖南攸县实践队联合西北大学实践队一道前往攸县谭震林纪念馆,寻访革命英雄谭震林的光辉事迹,深度挖掘当地红色资源。

红色热土印革命足迹

在攸县博物馆旁的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室里,声、光、电等现代通信技术生动地再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的一生,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对谭震林的生平事迹进行了参观学习。作为风范永存的共产主义战士,谭震林艰苦朴素、清正廉洁,为建立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依旧孜孜不倦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不懈的斗争与努力,建立了卓越功勋。

【谭震林(1902~1983):湖南攸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茶陵县从事工人运动。1927年秋上井冈山,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28年9月任中共湘赣特委代理书记,不久任书记。1929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二纵队党代表,为建立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是皖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1946年解放战争期间,与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同国民党军队作战,取得了七战七捷的重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为新解放区的清匪反霸、土改镇反、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作了大量工作。】

有感于谭震林先生一生的奋斗与功绩,实践队负责人向队员们重申斗争精神,再一次强调要充分理解并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并善于斗争。谭震林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做出的努力,印证了斗争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内核新时代赋予斗争精神以更深远的意义,不仅是在战争中的拼搏,更包括了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斗争,鼓舞着人们在面临挑战时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为社会繁荣贡献个体力量。

参观中,谭震林纪念馆工作人员告诉实践队,这里不仅是攸县红色旅游的一大热门景点,更是攸县单位部门乡镇主题党日活动阵地和株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党和人民奋斗的光荣历史,革命遗迹是传承与弘扬革命文化当之无愧的教材。队员随即向大家介绍了我国以法治方式保护与传承革命文化的努力,如2017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这些都为我们捍卫英烈、保护革命文物提供了法治力量支撑。

红心闪耀书热血人文

在谭震林1926年任工人纠察队队长的休息室(复原陈列)里,攸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向实践队介绍了攸县的历史渊源和革命文化。从远古传说谈到汉代往后的历史考据,铺陈开攸县长达千年的文化渊源,如姓氏、宗教、书院等文化底蕴,同学们被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吸引。

攸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的讲述侧重于与中国共产党红色热血一脉相承的攸县革命史。“攸县与北伐互为动力来源。”攸县的人民大力支持北伐战争,反过来北伐也像春风般一路摧枯拉朽,极大地促进了攸县的工农运动,使之成立了工会、农会等,有组织的工人1万多人,有组织的农民达10万余人,攸县也由此成为了当时整个湖南工农运动开展得最好的县镇之一,为其建立苏区并发展成为湘赣苏区组成部分奠定基础。

尽管从近代抗争史上看,攸县是座被热血灌溉的“红色富矿”,但不特意去挖掘与记录,革命先烈的故事也断然不会自动走进人们的记忆里。为了让更多的英雄事迹及地方党史被人们所知,攸县历史文化研究会格外注重对攸县热血人文痕迹的书写。

“在记录新中国成立后到1984年的第一部县志里,杰出烈士如谭震林等人的革命事迹被着重强调;而在2010年修第二部县志时,重点则被放在了新中国成立后幸存红军的人物传上。”相关负责人补充,“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一个异常艰巨却十分重要的大工程,那就是填补出那些湮没在革命斗争长河中的小人物。当年湘赣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资料记载说有300余人,但究竟是哪300多个人,并没有详细介绍。我们正跨省联合湖南的茶陵、江西的莲花、永新几个县做调查,尽量还原300多名游击队员的名录,他们如果不幸牺牲,牺牲在什么地方。”据了解,自愿参与该项名录还原工程的县志编辑们都是在谭震林优秀事迹感召下长大的攸县籍老党员同志,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革命历史、革命英雄为大家所铭记,也希望能够为更多没有记录在册的烈士找回姓名和籍贯,让后世牢记这些“无名英雄”为当今美好生活所作出的牺牲与贡献。实践队员们也纷纷表示,自己一定会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做历史的传承者和时代的建设者。

红色血脉通发展进路

湖南与江西都是中国革命的红色热土,红色资源串联起湘赣边线,使两省合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将湘赣边区域打造成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先行区,为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在此指导下,全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专线应运而生,从“伟人故居”韶山途径醴陵、攸县、吉安等站,最后到达“革命圣地”井冈山,联结起24个革命景点,点燃红色旅游经济,为边线老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如果说红色专线的开通为湘赣边区提供了一列助力乡村振兴的“经济快车”,那么联合两省边区进行“无名英雄”名录的增补,则相当于在江西“老表”和湖南“老表”间铺设了一根流淌着共同红色基因的血脉管道,架起了湘赣两省共通的人文进路。相信,在两条“红色列车”的联结下,湘赣合作的故事一定能续写出新的篇章。

责编:向佳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攸县新闻
成长ABC
攸视频
直播视频
我要报料

  下载APP